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5的文章

聖經中區分「小事 vs 大事」的 三個核心標準

圖片
  🕊️ 聖經中區分「小事 vs 大事」的 三個核心標準: 1️⃣  是否關乎神的聖潔與真理? 這是最重要的標準。 ✅ 大事(不能妥協): 凡是違背神話語、真理、聖潔、公義的事,就算看起來是「小事」,在神眼中卻是大事。 例: 撒母耳記上 15章:掃羅沒有完全照神的吩咐滅盡亞瑪力人,只留下一些戰利品——在人看是「小事」,但在神眼中是「悖逆」與「悔棄神的話」。 民數記 20章:摩西擊打磐石兩次——似乎是「小小情緒」,但因他沒有尊神為聖,就不能進迦南。 ✅ 小事(可以寬容): 如果不涉及真理、不觸犯聖潔,只是個人習慣、文化差異、情緒波動,可憐憫、可包容。 例: 羅馬書 14章:有人吃素,有人吃肉;有人看某日為重要,有人不看——保羅說「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即可,不可彼此論斷。 2️⃣  是否會影響他人的信仰與見證? ✅ 大事(應警惕): 凡會絆倒弟兄姊妹、造成錯誤榜樣、敗壞教會見證的,就是大事。 例: 加拉太書 2章:彼得因懼怕猶太人,不與外邦人同席吃飯——保羅當面責備他,因為這行為損害了福音的真理。 ✅ 小事(可退讓): 凡是為了愛心、和平、見證的緣故,在不違背真理的情況下,能讓就讓。 例: 哥林多前書 9章:保羅為了福音,有時像猶太人、有時像外邦人——不是妥協,而是策略。 3️⃣  是否會造成人對神的誤解或錯誤敬拜? ✅ 大事(要糾正): 任何引人離開敬拜真神、或讓人誤以為神不聖潔的,就是大事。 例: 利未記 10章:拿答與亞比戶獻上「凡火」——神立刻擊殺他們,因為他們在神面前不聖潔。 ✅ 小事(從心看): 外表行為若不是出於對神的藐視,而是因人軟弱、不完全,只要願意學習,可以帶著恩慈勸導。 ✨聖經原則總結為一句話: 「公義與和平並存,真理與恩慈相遇。」 ——(詩篇 85:10)

聖靈如何替我們禱告?(羅馬書8:26)How does Holy Spirit pray for us? ((Rom 8:26)

圖片
羅馬書 8:26 – 原文與解釋(聖靈) 原文(希臘文): ὡσαύτως δὲ καὶ τὸ πνεῦμα συναντιλαμβάνεται τῇ ἀσθενείᾳ ἡμῶν· τὸ γὰρ τί προσευξόμεθα καθὸ δεῖ οὐκ οἴδαμεν, ἀλλὰ αὐτὸ τὸ πνεῦμα ὑπερεντυγχάνει ὑστερήμασιν ἀλαλήτοις. 📘 重點字詞拆解: συναντιλαμβάνεται(sunantilambanetai): 意思是「一同承擔」、「與…一起幫助」。這表示聖靈不是「代替」我們禱告,而是「協助」我們的軟弱,尤其在我們不知道如何禱告的時候。 ὑπερεντυγχάνει(hyperentygchanei): 這是罕見的用法,意思是「代表某人代求」,但此處不是「開口發聲」,而是「在無言中介入」(with groanings too deep for words)。這個字在整本新約中僅出現在這裡,表示這是一種超越語言的介入與協助,不是主動發出禱告。 στεναγμοῖς ἀλαλήτοις(不可言說的歎息): 原文直譯為「無法說出的歎息」,不是語言,不是聲音,也不是言語系統,而是一種「非語言式的代求」。 ✅ 正確理解: 羅馬書 8:26 並不是說聖靈「向父神禱告」,而是說: 當信徒因無知與軟弱,不知道該如何禱告時,聖靈與我們同工,按著神的旨意,在無聲之中介入我們的處境,使整個禱告的過程合乎神的旨意。 這 不是 一種神祕的「內在感動」,也 不是 靈恩派所謂的「超自然語言」,而是: 🔹 聖靈根據祂完全知曉神的旨意,在我們禱告的缺乏中介入協助,使我們的禱告不偏離真理。 Romans 8:26 – Original Greek and Explanation (The Holy Spirit) Original Greek: ὡσαύτως δὲ καὶ τὸ πνεῦμα συναντιλαμβάνεται τῇ ἀσθενείᾳ ἡμῶν· τὸ γὰρ τί προσευξόμεθα καθὸ δεῖ οὐκ οἴδαμεν, ἀλλὰ αὐτὸ τὸ πνεῦμα ὑπερεντυγχάνει ὑστερήμασιν ἀλαλήτοις. ...

耶穌為我們代求的兩個層面 The two aspects that Jesus intercedes for believers

圖片
以下我會以三段經文為主體,說明耶穌今日如何代求,並從希臘原文中解釋其真義: 📖 1. 希伯來書 7:25 「凡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 🔍 希臘原文重點: τοὺς προσερχομένους ( tous proserchomenous ) 現在分詞,字根為  προσέρχομαι ( proserchomai )=「來到、接近」,特指信徒主動**「靠近神」**。 δι’ αὐτοῦ ( di' autou )=「藉著祂」 即:必須是藉著基督。 ἐντυγχάνει ( entygchanei )=「為…代求」 這是現在主動直述語態,表示 耶穌正在進行這動作 ,但語意上 是一種「在祂面前代為呈報、轉介、承接」的法律與祭司行為 ,而不是「主動向父提出請求」。 📘 結論: 耶穌的代求是 針對那些主動「藉祂來到神面前的人」 ,並非針對所有人、也非主動行動。這是**「中保的回應性代求」**。 📖 2. 羅馬書 8:34 「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復活了,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 🔍 希臘原文重點: ἐν δεξιᾷ τοῦ θεοῦ ( en dexia tou theou )=「在神的右邊」 表明基督復活後升高的尊榮地位。 ἐντυγχάνει ὑπὲρ ἡμῶν ( entygchanei hyper hēmōn )=「為我們代求」 同樣的動詞  ἐντυγχάνω ,在新約中多指 為某人向尊貴者代為申請或懇求 (例如以斯帖為百姓向王求情)。在此用於耶穌, 表示祂站在神面前,以祂的身份、義與血,為我們的請求代為呈報,使之得蒙悅納。 但經文中 並未顯示耶穌主動為所有人發出祈禱內容 ,而是表示祂在那裡 執行祂的「為我們存在於神面前」的功能 。 📖 3. 提摩太前書 2:5 「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 🔍 希臘原文重點: εἷς γὰρ θεός, εἷς καὶ μεσίτης ( heis gar theos, heis kai mesitēs ) =「只有一位神,也只有一位中保」 這裡的  μεσίτης ( mesitēs )是法律用語,指「居中仲裁者、調解者、中間人」,而非主動請求者。 📘 該詞強調基督是 唯一合法使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