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3:17 「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

field of green trees

哥林多後書 3:17 這句話是保羅神學中非常關鍵的一節,它串起了舊約律法、聖靈的新約、以及信徒得自由的整個核心真理。

讓我用嚴謹、聖經為根基的方式一步步為妳拆解。


📖 原文經文與翻譯

哥林多後書 3:17
「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
Now the Lord is the Spirit, and where the Spirit of the Lord is, there is liberty.(NASB 1995)

這節話其實分成兩個層次:
1️⃣ 主就是那靈(The Lord is the Spirit)
2️⃣ 主的靈所在之處,就有自由(Where the Spirit of the Lord is, there is liberty)


一、第一層:主就是那靈

這不是在混淆「基督」與「聖靈」的位格,
而是說:
復活的基督現今藉著聖靈臨在並運行。

保羅在這裡的邏輯是:

  • 摩西代表律法的舊約。

  • 保羅與信徒代表聖靈的新約。

  • 那位「主」(基督)如今透過聖靈在信徒裡運作,使人能親近神。

也就是說,
聖靈就是使我們與基督相連的那位主的臨在。


二、第二層: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

這裡的「自由」(希臘文 ἐλευθερία eleutheria
不是政治自由,也不是任意妄為。
它是一種屬靈釋放的自由,包含三個層面:


1️⃣ 從律法的咒詛中得自由

舊約的律法揭露人的罪,卻不能救人,只會叫人恐懼與死亡(參3:6–9)。
當聖靈來時,使我們明白:
基督已替我們成全律法,我們不再靠行為稱義。

「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加 5:13)
「因為生命之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羅 8:2)

這是良心的自由:不再被罪咎和恐懼轄制。


2️⃣ 從遮蔽中得自由

舊約的摩西戴上帕子(林後 3:13),象徵百姓心眼被蒙蔽。
但當聖靈來,使人「心歸向主」(3:16),帕子就除去了。

因此,「自由」也指:
得以坦然面對神,不再被遮蔽、隔絕。

信徒如今可敞著臉親近神、被祂的榮光改變(3:18)。
這是親近的自由:可以直接面對神的榮耀而不致滅亡。


3️⃣ 從罪與肉體的轄制中得自由

聖靈的同在使人有能力拒絕罪、選擇真理。
這是「自由的力量」——不再被情慾、恐懼、人的意見所挾制。

「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
意思是:只要聖靈掌權的地方,就會有釋放、有能力、有真理的行動。

這是生命的自由:能在愛中順服神,而不是被逼迫去行。


🕊️ 三、整體總結

面向舊約(無聖靈)新約(主的靈臨在)
關係狀態被遮蔽、懼怕敞開、親近
心靈狀態被律法束縛在恩典中自由
行動動力害怕被懲罰因愛而順服
果效死、定罪生、轉化

💬 結論句(適合靈修引用)

「自由」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是終於能做神所喜悅的事。

當主的靈掌權時,人心從恐懼轉向坦然,
從奴僕的心轉為兒子的心,
從遮蔽轉為光照,
這就是哥林多後書 3:17 所說的自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神眼中的婚姻與離婚|Marriage & Divorce in the Eyes of God

Should I Forgive A Brother Who Won't Repent? (Don Blackwell) 我應該原諒一個不悔改的弟兄嗎?

哥林多前書 7:10–11 經文釋義與應用:再婚與復合的界線